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详情

咸阳高新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2023-04-27 10:28:30来源:央广网

视频制作:侯凯奇

推动科技成果走向市场,实现科研价值向商业价值的转化,是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环节之一。陕西省咸阳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局长王亚芬在接受央广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咸阳高新区狠抓人才和机制两个关键,建好用好“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把陕西科教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

王亚芬告诉记者,科技创新是高新区的天然基因,咸阳高新区坚守“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初心使命,从“建载体、优生态、育主体”三个方面发力,推进科技成果项目落地转化。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是建载体,高新区充分运用“三项改革”政策,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等省内外高校共建科技园区,联合成立合资公司推进专利落地转化,探索地方与高校合作新机制;西部智谷、转型升级示范园、电子科技孵化园等100余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已建成投用,科研工坊、智谷三期、高科云谷等承载平台正在加快建设。计划3年内,建成6大双创载体,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完整阶梯式孵化平台体系。

二是优生态,高新区已建成了两万平方米人才公寓,实行1元入驻政策,打造1.6万平方米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引进金融机构、律所、知识产权转化公司等各类科技服务中介70家以上,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政策链、资金链在区内深度融合,构建全生命周期的创新生态体系。

三是育主体,高新区加快实施科技型企业倍增计划,计划2年内培育15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20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夯实科技创新主体基础;在1亿元的陕西秦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基础上,新组建5亿元以上的原上智谷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以金融助力科技产业做大做强。

王亚芬说:“目前,我们正在加快建设咸阳渭河高新大桥,今年也将建成通车,5分钟即可从咸阳高新区到达西部科技创新港。”据了解,近年来咸阳高新区与西安交通大学双方围绕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在发展规划编制、产业政策研究、教育及人才培养、医疗卫生等领域开展了广泛深入合作,随着渭河高新大桥建成通车,两岸将无缝衔接,共享科研、教育、医疗资源,共建渭河“大湾区”成局成势。

王亚芬进一步介绍,创新港渭河北岸转孵区规划占地5000余亩,重点打造三个功能区,一是转孵空间承载区,主要布局教学溢出、创新实验、小试中试、产业化承载等功能。二是配套服务区,具体建设文体中心、博物馆、音乐厅、金融中心、商业中心等。三是机制创新区,在转孵区内将实行最大优惠力度的人才、税收、企业扶持等政策。

“除此之外,咸阳高新区将全域承载科技成果转化,利用现有产业基础、创新载体,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让每一个企业、每一栋厂房、每一个载体都发挥出最大效益,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王亚芬说。

据介绍,咸阳高新区按照陕西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部署,以打造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为统揽,紧扣全市高质量发展创新提升目标,制定“136”发展思路即坚持1个统揽(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统揽);实现3个目标(到2030年GDP突破千亿元,成为西安—咸阳一体化先行区及产城融合示范区);强化6大支撑(规划引领,项目建设,双招双引,主导产业,投资融资,体制机制)。同时,加快推动三大片区建设:一是西部科技创新港北岸转孵区,与创新港隔河相望、一桥相连,承接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拉开。二是丝路音乐港,沿渭河布局,依托音乐学院新校区项目开工建设全面铺开,同步关联文化产业的招商引资,打造“科技+文化”的渭河双港大湾区。三是咸兴大道区域改造提升,带动城市西融。

王亚芬表示:“围绕这些目标任务,今年咸阳高新区将以“三个年”活动为抓手,细化举措、扎实推进,助推高质量发展。”

标签:

上一篇:环球微资讯!“五一”假期将至 铁路假日运输今日启动
下一篇:最后一页